霍檀最后只简单叮嘱。

好好用饭,好好睡觉。

好好赏这好春光。

落款是梵音。

崔云昭仔细摸了摸这封信,把这一封信放到早就准备好的信封里,放到崔云昭一直用来放家书的紫檀木盒里。

做完这一切,她才又拿起那朵白檀,再度嗅了嗅。

春日阳光温暖,丝丝缕缕落在脸上,微风吹拂,似乎真有十里花香,萦绕鼻尖。

崔云昭把这朵干花也收好,才拿着家书去了前院。

霍新柳去女学已经快一年了。

这一年里她进步很快,变化也很大。

从一开始的反应迟钝,说话缓慢,到现在能正常与人交流,这一年来她自己的努力和同窗姑娘们的帮助分不开。

最开始霍新枝还会陪她去书院,三个月后,霍新枝就不再陪她听课了。

她自己选了其他的课程,每日只是同弟妹们一起去书院,然后就分道扬镳,各自学各自的课业。

而伏鹿书院的其他课业,也是崔云昭建议的。

霍檀人不在伏鹿,可他骁勇善战,数次战胜厉戎大军,在坊间的口碑越来越好,百姓们说起他,都是年少英勇的少年将军。

是上天恩赐拯救大周百姓的救星。

在霍檀这样的声望之下,崔云昭的日子就更好过了。

不过她从来不在乎这些名声,却知道利用名声能做许多事。

就比如伏鹿书院开办的杂学。

如今年月,战乱四起,许多人家都只剩孤寡妇孺,崔云昭建议办的杂学,就是教授这些人营生手段。

他们不收学费,反而会管一顿午食,但教授学生所得的添头都算书院,不能带回处置。

比如灯笼、蜡烛、绣品、成衣、竹篮甚至瓷器陶坯等,都算是给书院的学费,两相抵消。

崔云昭一开始只是建议,后来她考虑到这些成品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利润,反而会让伏鹿书院负担吃力,便四处奔走,联合了伏鹿许多富户,一起支持这项事业。

自然,所产出东西也给各家售卖。

一开始,自然是很多波折。

头两个月是找不到学生的,后来崔云昭又同自家姐妹并殷素雪等到穷困的坊巷里劝说,才慢慢有了学

章节目录